员工培训:学院派VS实战派
学院派:量身定做
“我是甲方,我不是校友。”在2005年底,一家商学院主办的活动上,用友软件人力资源部培训经理宋湘生这样向别人解释自己的身份。宋湘生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制定员工发展计划,其中包括遣送优秀员工到中国各家知名商学院进行EMBA深造,公司负担2/3的学费。“2005年,我们公司有三个人在香港科大,4个人在中欧,2个在清华。”宋湘生说。香港科大EMBA学费是32万,中欧是26.8万,清华也需要20多万。所以仅仅去年,宋湘生已经替用友软件花掉了800多万的学费,而如果算上为此替员工付出的机票钱和住宿费,这笔金额达到了2000多万。
希望这样培训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不止用友一家。据香港科大商学院北京中心首席代表杨晓燕透露,民生银行也在推行类似的员工培训,而中信公司则正在考虑是否资助中高层管理人员学习EMBA。
与这些公司的员工培训方式相映成趣的,是大型跨国公司的员工培训方法。后者更看重“量身定做”。
摩托罗拉大学亚太区市场经理李洁说:“我们也是商学院的客户。我们要考察这家商学院够不够资格为我们的客户和员工制作课程。另外,我们也想寻找一些外面的教授为我们讲课。”他所说的课程是针对客户和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来制定的,针对性很强。
诺基亚的高层培训,也采用量身定制的课程,合作方是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培训方式?诺基亚亚太区客户和市场运营总监何国傑说:“管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常识和直觉,我已经在公司多个不同部门之间轮岗,照样都能管。因此我不会再读EMBA。”他已经在诺基亚工作8年。除了量身定做的课程之外,诺基亚成立了专门的培训中心,提供阶梯式的员工培训计划,员工可以一步一步接受各种培训,获得自我发展。
实战派:个性化实战经验
在各种企业大学中,惠普商学院又代表了一股独特的力量,那就是教授企业所沉淀下来的个性化的实战经验。
惠普商学院按照学院派商学院的标准来设置完整的课程体系,授课老师大都是惠普公司的中高级管理人员,讲授的内容都是公司本身的积累和沉淀。并且,按照惠普商学院常务副院长马永武的说法,惠普真正把自己的商学院“当成产品来卖”,对象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客户和员工当中。
自从2001年1月成立了惠普商学院之后,惠普中国区总裁孙振耀将这所企业大学看成是惠普中国的旗帜,每年他要亲自授课四次。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中国企业看上了惠普商学院这样的实战派。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建设银行、万科股份、平安保险等公司都曾经参加惠普商学院的培训。惠普商学院自从成立以来,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最快的时候增长达到将近50%。
万科是惠普商学院的一个“忠实学生”。2004年12月,万科投资150万与惠普商学院开办了“万科高级经理精英训练营”。2005年12月,万科再次与惠普合作,开办“惠普-万科MBA集中营”。
惠普商学院的MBA教育并非学位教育,而且价格与市面上的学院派商学院相比,也不相上下,每人次的学费达到7.5万元左右。万科为什么还要选择惠普呢?
万科总经理郁亮说:“以前,在万科工作,我们需要的是技术师和设计师,但是现在这些人不仅要成为项目经理,还需要能够适应市场变化,抓住新的机会点。而万科和惠普有长期的渊源,相似的文化和共同的目标。”他认为,惠普是万科的样板,特别是在“永续经营”这个企业愿景上。
作为万科的长期合作伙伴,惠普一直是万科学习的楷模,在宗旨、战略目标、项目管理、人员发展与培养方面,惠普都扮演了方法论专家的角色。
因此,万科希望通过派遣中高层管理人员到惠普商学院学习,从而领略到并掌握“惠普之道”,建立起像惠普一样的公司文化和制度。“惠普-万科MBA集训营”引进了全套的惠普商学院MBA课程,并根据万科集团自身的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作了稍许调整,使之更符合万科的人才培养战略需要。
到目前为止,万科已经总计派送77名员工到惠普商学院进行学习。万科人力资源副总经理杨彦说:“2007年,我们希望也能成立万科大学,现在正在筹备当中。现在我们已经培养了200多人的师资队伍。”
受训方:希望优势互补 慢慢靠拢
对于送员工到学院派商学院学习,杨彦说:“我们也曾经派员工到复旦、交大、清华去上商业教育的公开课,但是总的感觉是缺乏实战。我们公司看重的是对优秀实战案例的分享,对学历并不看重。”
不过,尽管学院派只能传授一些理论上完全正确的商道,用友软件的宋湘生却提供了另一个不一样的视角。“派高层学习EMBA,他们可以在课堂上结识其他公司的高层,这会带来潜在的客户。”宋湘生说。这也是为什么用友只出资派高层去学习EMBA,而不资助其他员工去学习MBA的道理。在学院派的环境里,特别是在EMBA课堂里,人脉的平台更广,管理理论也更成体系。
也许是希望优势互补,商业教育的学院派和实战派正在慢慢靠拢。
漏丹
游戏 偏向虎山行
这个游戏能训练人们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发散思维,开动脑筋将问题解决,完成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研究发现,能解决这类问题的人不仅有较高的智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情商更高,使他们接受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高于他人,在这个游戏中你将体会到这点。
游戏规则与程序
1.把受训者分组,每组4人,然后发给每组一个任务卡。每张卡上写着一件商品的名字以及它应卖给的特定人群。要注意,这些人群看起来应不需要这些商品,实际上应该完全拒绝这些商品。比如向非洲人销售羽绒服,向爱斯基摩人销售冰箱等。总之,每个小组面临的挑战是,销售不可能卖出的商品。
2.每个小组应根据任务卡的要求准备一条30秒的广告语,用来向特定人群推销商品。该广告应注意以下三点:(1)该商品如何改善特定人群的生活。(2)这些特定人群应怎样有创造性的使用这些商品。(3)该商品与特定人群现有的特有目的和价值标准之间是如何匹配的。
3.给每组20分钟的时间,按照上述三点要求写出一个30秒钟长的广告语,要注意趣味性和创造性。
4.其他受训者暂时扮演那个特定人群,认真倾听该小组的广告词,应该根据广告能否打动他们,是否激起了他们的购买欲望,是否能满足某个特定需求来作出判断。最后通过举手的方式,统计出有多少人会被说服而购买这个产品;有多少人觉得这些推销员很可笑,简直是白费力气。
5.选出优胜的一组,给予奖励。
相关讨论
1.善解人意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何种角色?做到这点是否给你带来了好处?
2.为了与你的客户甚至是反对你的人心意相通,你需要作出哪些让步和牺牲?
3.在推销你组的商品时,你们是怎么分析特定人群和此商品的关系的?你们是否考虑过他们的习惯、需要、想法和价值标准呢?
4.你一定遇到过这种情况:有时候你的目标和他人的需要并不一致,你纵有雄心壮志却无人欣赏?在做这个游戏之前你怎么处理的?做过这个游戏你将如何改进你的方法?
总结
1.在这个游戏中,每个人都必须采用他人的视角。第一次是把自己看成你的目标人群,以他们的眼光看你的产品;第二次是其他学员以卡片中特定人群的视角,倾听广告。
2.讨论一下“情商”———善解人意,以他人的价值标准和能力为基础实现自己的目标。善于成功的驾驭这种能力的人能够感动和影响他人。
形式:4人一组时间:30分钟材料:卡片地点:室内
应用:(1)分析能力,(2)创新能力,(3)交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