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席卷全球的次级债风波至今仍未止息。关于这场1927年大萧条以来的最大金融危机,你应知道
灾年
CDO (担保债务权证 资产证券化家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标的资产通常是信贷资产或债券)
1987:尚未倒闭的华尔街大证券商德崇证券(Drexel Burnham Lambert Inc)为Imperial Savings Association发行了历史上第一款CDO产品。
1997:CDO已经成为自从资产抵押综合类证券市场中成长最迅速的产品种类。
2001:数理分析师兼保险精算师David X. Li发明了Gaussian copula模型,使得CDO能够快速定价。这是CDO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
2003——2006:新发行的资产担保债券和抵押贷款担保债券中,次级债权比重逐年增加。
2004:全球CDO发行量达到1570亿美元。
2005:全球CDO发行量达到2720亿美元。
2006:全球CDO发行量达到5520亿美元。有分析人士认为,全球CDO市场在2006年底接近2万亿美元。市场新发价值2000亿美元的mezzanine ABS CDO,其中70%的债券都涉及次级债券。mezzanine ABS CDO主要由3B评级的抵押债券组成。
2007:全球CDO发行量达到5030亿美元。
2007年6月15日:房贷美发布首次季度亏损2.11亿美元净亏损。这个结果令人惊讶。究其原因是不断上升的利率损害了其抵押组合的价值。这一亏损与2006年第一季度20亿美元的净利润形成鲜明对比。
2007年6月22日, 贝尔斯登筹集32亿抵押贷款,力求拯救旗下基金:高等级结构信贷基金 (High-Grade Structured Credit Fund), 与此同时与其他银行就贷款拯救另外一家麻烦基金——高等级结构信贷加强杠杆基金 (High-Grade Structured Credit Enhanced Leveraged Fund)进行谈判。美林只能出资1亿美元。
这一事件表明贝尔斯登很可能被迫清算其CDO产品,降低其他投资组合中相似资产的价格。两只基金的高级负责人Richard A. Marin被竞争对手雷曼兄弟前任副总裁Jeffrey B. Lane取代。
投资者们开始批评标准普尔,惠誉国际以及穆迪的投资者服务,认为他们对信誉度有限的美国抵押债券的评级不能准确地反应违约率。
2007年7月16日,贝尔斯登两只次级债对冲基金倒闭。
2007年下半年:CDO产品大幅减少。第四季度全球CDO发行仅为47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跌了近74%。
2007年8月10日,全球央行联手为金融系统注资,以平复紧张的市场情绪。美联储在先期注资240亿美元的基础上,再次注资380亿美元。
2007年8月18:美联储贴现窗口利率由6.25%降至5.75,并鼓励银行到贴现窗口寻求帮助。
2007年8月22日:雷曼兄弟——次级抵押贷款打包证券化的领军人物——表示将关闭其中一个房贷机构,并裁员1200人。
2007年8月31日:布什在白宫发表讲话表示,将尽力通过降低支付门槛,提高贷款上限以及在价格上提供更多的弹性等方式,改进美国联邦住宅管理局。
2007年9月1 8日:摇摇欲坠的北岩银行遭遇挤兑。惊恐的消费者们在很短时间提款达40亿美元。
2007年10月17日: 标准普尔下调了今年发行的1700只与次级债相关的债券的评级,包括超过36只几个月前获得该机构最高评级的债券。
2007年10月24日,美林公布第三季度财报,其中79亿美元损失来自CDO。这是近六年以来该公司的首次季度损失。事隔六天,斯坦利·奥尼尔引咎辞职。
2007年11月4日,花旗集团主席兼CEO查理·普林斯辞职。“我对造成损失的相关业务行为负责。对CDO的投入规模基于我的判断,我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辞去CEO一职。”
2007年12月11日: 瑞银在遭遇进一步减记100亿美元后,将10%的股票出售给新加坡和中东投资者。
2007年11月21日: 房贷美公布第三季度损失达到20亿美元,并警告说该机构已经不具备足够的资本以满足抵押贷款承诺。
2007年12月18日:欧洲央行向金融系统注资3480亿欧元,以缓解由美国住房市场下滑所引发的全球信贷紧缩以及传统的年底对现金需求的增多所带来的紧张情绪。
2007年12月19日:摩根士丹利公布了72年历史上首次季度损失。第四季度该公司与次级债相关损失达94亿美元,累计达108亿美元。
2008年第一季度:发行量跌至117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跌了近94%。不仅如此,几乎所有2008年第一季度的CDO都改由中间市场贷款或杠杆银行贷款,而非房屋抵押。
2008年1月: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美林、瑞银相继公布第四财季季报,损失增加。
2008年2月13日:布什签署价值1680亿美元的经济激励计划。
贝尔斯登:2008年2月底——3月10日 , 贝尔斯登的股价在十天里下跌了20%。投资者纷纷撤出资产,市场对该公司的信任几乎见底。贝尔斯登用111亿有形资本支撑3950亿美元资产,杠杆率超过35。资产流动性也差于其竞争对手。
2008年3月10日,一家大银行拒绝了贝尔斯登20亿美元短期贷款的请求。贝尔斯登高层不得不寻求其他途径,然而迹象已经很明显:该公司信用全无。
2008年3月12日,高盛内部邮件的内容传出,投资者和对冲基金仿佛山洪爆发一般将投资撤出贝尔斯登。而此时贝尔斯登CEO艾伦·施瓦兹匆匆赶回纽约总部并接受CNBC采访,坚称流动性无任何压力,更何况流动性危机。
2008年3月13日,施瓦兹回到纽约召集高层会议,不得不正视流动性丧失的问题。施瓦兹绝望中于当晚联系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
2008年3月14日,上午九点,贝尔斯登宣布获得摩根大通300亿美元的注资,并最终获得美国政府支持。
2008年3月17日,摩根大通提出以每股2美元,总价2.36亿美元的价格购买贝尔斯登。
2008年3月24日,为平复股东的愤怒情绪,摩根大通将出价提高到每股10美元,总价11亿美元。该收购于5月30日完成。
2008年3月11日:美联储宣布一项2000亿美元的项目,旨在允许金融机构,包括美国主要投资银行用其风险最高的债券换取回报率非常有保障的国库券.
2008年3月19日: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周二将关键利率大幅调低75个基点,至3年来的最低水平。
2008年4月:瑞士和德国最大的银行账面减记达到230亿美元,与此同时来自,美国的银行损失继续加剧。
2008年4月2 9日: 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为帮助陷入困境的房屋拥有者,通过立法补贴3000亿美元,为濒于失去房屋的人们提供再融资渠道。
2008年5月17日:财政部长鲍尔森表示经济已经开始回升。然而这个乐观的表态后来被证明言之过早。
2008年6月14日:失去房屋的美国人逐渐增多。被拍卖的房屋数量与一年前相比上升了近50%。
2008年7月:危机波及房利美和房贷美。两方股价暴跌,这反应了投资者关于房地产市场将会进一步恶化的市场预测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共识。
2008年7月:自从贝尔斯登遭遇麻烦后,围绕雷曼兄弟的传言愈演愈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向数家对冲基金发出传票,旨在打击流言。
2008年7月9日:美联储认为危机很可能持续到明年,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进一步恶化。
2008年7月14日:布什宣布拯救房利美房贷美的相关方案。
2008年7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计划发布紧急禁令,限制对主要金融公司,包括房利美和房贷美股票的卖空行为。
2008年7月18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为期30天的卖空禁令,范围包括房利美、房贷美和雷曼兄弟在内的19只金融股。
2008年7月28日,金融股颓势依旧,房利美和房地美等股再探次贷危机来的低点。市场担心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无法维持本季度股息,两家公司股票因此双双下跌。房利美下跌1.24美元,至10.31美元,跌幅11%;房地美跌幅6.7%,至7.72美元。
2008年7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总额达3000亿美元的住房市场援助法案。该法案旨在帮助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摆脱困境,并对美国购房者提供帮助。
2008年8月6日,负责监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下称“双美”)的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下称FHFA)称,正考虑为抵押贷款机构设置新的资本金标准,并表示将从速推进该计划。
“双美”处于破产边缘后,虽然得到了政府的担保,但其恢复正常运作,得到市场的信任,需要有一个新的资本金的标准。这是个棘手的问题,需要股东的大量注资。FHFA的前身原联邦住房管理局花了九年才确定了原来的标准。
2008年8月4日:越来越多的高信用房屋拥有者无法偿还房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