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管理层的流动率正在上升 中高层管理者也爱跳槽
INTEL公司刚宣布完在全球范围内裁减1000个中级管理人员,万宝盛华新公布的一项针对全球33000家雇主的调查报告显示,中高级管理人才的职位空缺在中国比其他国家都更难填补,这直接影响了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壮大。此次公布的《中国的人才悖论》白皮书表明,由于求大于供,中国国内现有员工的流动率正在上升。尤其是在管理层级别,这一流动率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了25%。
为什么在国内
中高层人才会有如此高的流动率,如果真的离职了又如何面对呢?
跳槽·原因
“私利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北京一家著名猎头公司老总认为,目前在中国,很多职业人根本就不职业。比如在中国你可能常常听说某家企业的副总带着多少人跳到哪家企业去了,甚至带走了原来企业的客户等等。其实这种做法在国外是不经常出现的,尤其是对职业经理人来说,因为行业有规矩,如果你破坏了行业的规矩,那你就不要呆了,你必须走人,大家没有人能再看得起你。
“可在中国不一样,在做单子的时候,总有人会说‘我可以带多少骨干、带多少大客户过去,我的薪水能不能再高一些’等等类似的话,每次听到这里,我就不愿意要这个人了,因为这说明他太不职业了。”这位老总说道。
中华英才网猎头部总经理叶慧表示,造成中国
企业中高层流动率高的关键原因有三个:第一,因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而这个阶段对职场人士来说本身就意味着更多的机会。第二,人才资源储备不足。需求大,供给小,需求中高层人才的公司很多,但人才就那么一点。你想很多人要伸手想分一块小蛋糕,自然就形成了哄抢的局面。第三,人才的综合素质不全面。在中国,很多职场人还不成熟,看问题不全面。有时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当看到一个企业出现空当就想钻进去,合不合适之前他根本没想明白,先把位子给占上再说。结果进去后发现,原来这个不合适,就立即打算再跳,这样一来二去,你说中高层的流动率能不高吗!
万宝盛华(中国)董事总经理吴若萱介绍,万宝盛华的调查发现,在中国,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与员工在职业发展、学习和发展、升职机会和空间、职业保障以及员工们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等工作文化方面的认知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的员工不止希望获得更高的薪资、他们也期待升职的机会和空间、职业发展机会,更好的薪资/福利和高质量的
领导层和管理层。
从这样的显示中我们似乎可以分析出,当一个人的这些期望在某个公司得不到满足时,那他只有通过流动来追求更高的薪水、更好的福利、更大的职业发展机会等。
跳槽·分析
管理层人才短缺提供更多机会
在华的一家全球性制药企业的首席运营官表示:“在中国,如果你无法保留你的员工,那么当你正试图拓展你的业务时,你就会陷入招募并培训新人以弥补离职人员的死胡同里。这时你就只能想着先如何保住现有的业务规模了。”中华英才网猎头部总经理叶慧认为,《中国的人才悖论》白皮书显示的管理层级别流动率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了25%的说法有些夸张,她认为应该高出15%左右。
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人力资源专家郑啸的分析也证实了叶慧的说法。郑啸认为,中国国内中高级管理人才的流动率高,和企业自身不断调整发展有直接的关系。他分析说:“INTEL公司刚刚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减1000个中级管理人员;西门子去年与其他公司合并时,从中国区一下子裁员2000多;自今年年初博客网裁员百余人后,web2.0网站也纷纷大幅度裁员,7月百度撤销企业软件事业部;同月敏思博客因资金困境宣布关闭;8月关于中搜裁员40%的消息已在业内流传;空中网日前也举起了裁员的大刀,40%以上的员工将可能失去工作;华友世纪和灵通网也都将在近期进行裁员,幅度在15%-30%左右……在中国,无论是国企还是外企,类似这样的裁员不少见,被企业裁掉的员工要想生存,就必须选择流动。流动对这些被裁掉的员工来说意味着重新找雇主实现再就业。”
万宝盛华(中国)董事总经理吴若萱认为:“对于在华的外资公司来说,人才的短缺很棘手,特别是在
中高级管理层。”而正因为中高层管理人才的短缺,才给更多的跳槽者提供了选择的机会。
郑啸从专业的角度指出,一个企业如果不断裁员、其人才流动率大,对企业本身来说也不是好事情。比如说不断的裁员,企业就存在“软”实力受损风险。因为,企业的裁员行为往往会损伤其形象、口碑、品牌、影响力、文化、传统、行为规范、心理契约等“软”实力,而这些也是企业吸引优秀人才、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试想一个企业经常性的裁员,其价值观念、管理方式、行事风格、企业文化等软实力都会受到社会的质疑,而这就会直接导致它吸引不到好的人才。
跳槽·建议
调整自己做企业的关键人才
流动有流动的好处。叶慧认为,适当的流动可以让人学到新东西,更加积极进取。她说,从现实的角度看问题,很多职业人在不断跳槽、流动的过程中,实现了技术更新,学习到了新的知识。
不管是你被企业裁掉了,还是你把企业给炒鱿鱼了,对于面临重新找工作的人,郑啸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调整好心态,不能对自己失去信心。一定要正确面对自己即将重新找工作的事实,用积极的态度面对。
其次,眼光不要太高,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个清晰的认识。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重新择业的过程中,要想找一个高薪的工作,估计难度非常大,所以千万不要眼光太高,眼高手低往往会造成就业难的情况。
再次,分析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要有个大致的规划,要清楚地知道你自己以后的职业道路想往什么样的方向走,从而往那个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最后,充分利用各种求职渠道和招聘信息。可以经常浏览目标雇主的官方网站,也可以多关注专业知名招聘网站。
著名劳动力研究专家左祥琪认为,企业的关键人才相对来说要稳定一些。因为培养关键员工对企业来说成本很大,所以建议你要尽可能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把自己打造成企业的关键员工。